毕业生及去向

- 张敬萍,2023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大别山地区中尺度涡旋的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 杨雯婷,2023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暖季华南持续性暴雨维持的三维能量路径及供给机理》

- 马铮,2022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静止气象卫星大气探测的反演与短临预报应用研究》
- 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Studie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 刘翠,2022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西南地区强降水的数值模式预报偏差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中国气象局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汤欢,2022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近42年暖季高原涡的统计特征、演变机理及其与MCS的相互作用》
- 中国气象局 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马若赟,2022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华北地区暖季强对流的触发、组织类型及环境条件研究》
- 中国气象局 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姜立智,2021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北半球爆发气旋近四十年的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 福建省气象局 气象科学研究所

- 杨如意,2019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长江中游二级地形附近MCS的统计特征及东移影响下游降水的机理》
- 中国气象局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麦子,2019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青藏高原暖季对流的活动特征及东移影响下游降水的机理》
-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 田付友,2018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我国东部短时强降水天气成因及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 鲁蓉,2018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2011-2015年华南暖季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特征及机理研究》
- 南京市气象局

- 刘瑞鑫,2018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华南暖区暴雨统计特征及触发机理研究》
- 北京市气象局

- 杨新林,2018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华北雷暴大风对流系统特征及发展机理研究》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李德帅,2016届博士毕业生(兰州大学客座)
- 博士论文 《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研究》

- 汪汇洁,2014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我国南方暖季持续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及机理研究》
-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 张元春,2013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青藏高原东部东移对流系统影响江淮流域降水研究》
-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 郑淋淋,2013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我国江淮和黄淮流域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研究》
- 安徽省气象局

- 于翡,2012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多梅年暴雨中尺度涡旋特征及发展移动机理研究》
-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 崔丽梅,2010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集合Kalman滤波在一个全球谱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 徐广阔,2009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江淮流域中尺度对流诱生涡旋的结构和演变特征研究》

- 张立生,2008届博士毕业生
- 博士论文 《淮河流域致洪暴雨及其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研究》
-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 李娟,2015届硕士毕业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客座)
- 硕士论文 《四川盆地西部与东部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对比研究》
- 温州市气象局

- 王璐璐,2013届硕士毕业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客座)
- 硕士论文 《江淮流域无层状云对流线的环境条件和结构特征研究》
- 无锡市气象局

- 梁建宇,2011届硕士毕业生
- 硕士论文 《2009年6月两次造成地面大风的飑线的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 孟庆涛,2009届硕士毕业生
- 硕士论文 《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期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特征研究》
-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 黄翠银,2009届硕士毕业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客座)
- 博士论文 《2005年12月山东半岛一次海岸锋暴雪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 南宁市气象局

- 乔枫雪,2007届硕士毕业生
- 硕士论文 《东北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东北低涡结构研究》
- 华东师范大学

- 雷航,2006届硕士毕业生
- 硕士论文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测系统的改进及其模拟和预测研究》